剪彩仪式源于一次偶然事件。1912年,美国某家大型百货公司将要开业。开张这天一大早,老板按当地风俗,在开着的店门前横一条布带,防止公司未开张前有闲人闯入。这时,老板10岁的女儿牵着一条哈巴狗从店里匆匆跑出来,无意中碰断了这条布带,等在门外的顾客一位这是该店为了开张搞得“新把戏”,便蜂拥而入,争先抢购,生意兴隆!
不久,当老板的一个分公司又要开张时,想起第一次开张时的盛况,又如法炮制,这次是老板有意让小女儿把布带碰断,果然财运又很好。
于是,人们认为公司、店铺开张时,让女孩碰断布带是一个极好的兆头,都争相效仿。后来,人们用彩带取代了颜色单一的布带,并用剪刀剪断;执行人也由小女孩改成年轻的姑娘,后又由当地官员或社会名流所代替,人们还给这种做法正式取名为“剪彩”。时至今日,剪彩已风靡全球,成为商务公关、开业庆典的一种重要仪式,并约定俗成地形成了一整套礼仪规范和要求。